简介:杨应东,男,云南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家畜健康养殖与疾病防控工作。先后被评为攀枝花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理事、“天府英才”、致公党省委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长期扎根基层,先后承担国家省市项目41项,奖励2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2项、攀枝花市科技进步奖7项、市“金桥工程”2项、社科奖8项、参政议政优秀成果奖3项(获省政协、致公省委采用、市领导签批),省成果登记4项;专利15项;发表论文102篇,SCI收录4篇;制定地方标准8个;商标注册9件,成功转让8件。在“4+1”现代特色农业牛羊健康养殖与疾病防控领域,获得重要实践突破和理论创新,经第三方评价,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国际领先水平。现主持的“红骨羊”项目取得重大学术技术突破,揭开了红骨羊的身世之谜;在“跑山猪”、畜舍设备、牛羊病、抗应激方面有多项原创性技术突破,为疫病防控提供科学方案,解决了大量急、难问题,为养殖场(户)挽回了重要直接经济损失;参加市政协组织的肉牛产业链市内外调研并撰写“肉牛疾病防控”、“发展壮大攀枝花肉牛产业”2篇建议。业绩和能力被业界高度认可,多个专利在养殖生产中广泛应用,深受农户肯定,成果在国内多家媒体平台多次报道(CCTV2“乡村振兴看中国”、CCTV17“共富经”、四川观察、腾讯网等),成果推广应用新增利润15.32亿元,在推动发掘畜牧业资源比较优势,推进产业振兴上有重要示范带动作用。
简介:王荣蛟,男,博士,中共党员。主要从事反刍动物营养、瘤胃微生物组学、代谢组学研究,侧重反刍饲草利用、消化率、瘤胃内环境、瘤胃微生物组成以及其代谢规律等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5项,主持3项;参与国自然基金1项, 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 5篇、中文核心3篇;主编出版英文专著2本。完成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数据提交8组。第一发明人实用新型专利1项。2019年,获攀枝花市“阳光花城新青年”荣誉称号。2022年11月评为攀枝花本土培养人才,第五类高层次人才。2023年入选“攀枝花青鹏人才”。近年来主要从事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组学、饲草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