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农林科学院历史沿革最早可追溯到1973年建立的市农科所,于2006年由原市农科所、市林科所、市节水技术推广站、良种繁育场四个单位整合而成,直属市政府公益一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设作物烟草研究所、蔬菜研究所、果树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所等9个科研机构和办公室、科技管理科等5个职能部门。在职职工123人,在职高级职称专家54人,包括正高级职称专家19人(其中二级研究员2人、三级研究员6人)、副高级职称专家35人;博士1人、硕士43人;研究涉及杂粮、蔬菜、果树、林业、园林花卉、中药材、食用菌、植物保护、土壤修复、生态环境治理、水利农机、畜牧等10余个学科和专业。在沙沟、大箐沟、五十一等地建有科研试验基地1200余亩,其中有土地产权(林权)基地总面积1000余亩。
现有管理期内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天府青城计划”农业领军人才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获、2人获评“二级研究员”(以上均实现了全市范围内农业科技人员“零”的突破)、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2人。有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长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首席专家1人、岗位专家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