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农林科学研究院块菌科研团队历时20年科技攻关,创新集成了块菌菌根苗培育技术体系,规模化生产优质块菌菌根苗技术成熟。创新集成了块菌仿生栽培技术体系,创建了“树上结果,树下产菌”的双效益模式。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攀枝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命名块菌新种7个,制定块菌生产技术标准1个,发表论文20余篇,SCI论文8篇,参编专著2部,在两届国际菌根食用菌大会上作块菌报告2次。
2006年块菌菌根苗培育技术获意大利IPLA研究所专家肯定,并颁发证书。2007年到2024年共建400亩块菌栽培试验示范基地(18个基地),其中11个基地开始初产,筛选出5个产出块菌的宿主植物,可同时实现树上收坚果,树下采块菌。2017年首次利用欧洲榛成功种植第一批印度块菌。2018年国内首次利用板栗成功种植块菌,刷新初产年限最短3年,单个最重650g,单株产量最高2136.4g的块菌种植新记录;2022年国内首次成功利用美国山核桃5年初产印度块菌,2023年全球率先突破了以槲栎为宿主植物中国最昂贵攀枝花白块菌品种的栽培出菇技术瓶颈,为下一步规模化栽培奠定基础。2024年通过对格萨拉5亩试验地的全园测产结果显示亩产量超过12kg,块菌商品率超过90%。块菌栽培技术逐渐成熟,现已具备适度规模化生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