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以“聚力三链同构 共建天府粮仓”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四川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农博会”)在成都开幕。本届农博会吸引了来自德国、意大利等25个国家(地区),以及国内多个省(区、市)和四川省内21个市(州)的1800余家企业参展。
主展场设置“千亿级”产业精品馆、“三链融合”示范馆、39帮扶主题馆、蜀地农臻馆等六大主题展馆。其中,“三链融合”示范馆集中展示了来自甘孜、攀枝花、宜宾等市州的618个有机产品、456个地理标志产品及区域公用品牌,围绕“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总体思路,以“链”为主线、以“企”为主体、以“品”为核心,分链条、分企业、分产品系统呈现,全面展现食品粮油、种养技术、精深加工等领域“三链融合”的实践成果与示范引领,助力擦亮“天府粮仓”农业精品品牌。
农博会攀枝花展区
柳成益副院长带领科技管理科、成果转化示范中心和畜牧兽医研究所负责同志全程深入参观学习。展会上,航天育种巨型南瓜、智能除草机、畜牧自动投喂与巡查机器人、食药同源食品和化妆品等优质农产品及精深加工制品琳琅满目。攀枝花展区特色水果也备受关注,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品鉴与咨询。
通过此次现场学习,结合攀枝花实际,认真总结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提出了“十五五”期间单位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的重点方向。一是要持续聚焦种业振兴行动,利用先进生物育种手段,加强水果、蔬菜、粮食等自主品种培育,把牢农业种业“芯片”。二是要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开展特色农业绿色、生态、有机种植和养殖技术研发;加大芒果、块菌、药食同源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强化智能小型山地农机、农业数字化管理等技术的研发;积极探索农文旅康三产高度融合发展新模式,形成一系列可转化的科技成果。三要狠抓科技赋能增产增效,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力度,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有效助力共富建设;进一步深化与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等交流合作,推动更多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见效。
参观农产品